| 客家渊源客家风情 | 客家美食 客方言散论 | 三次大迁徒 | 客方言的形成 | 寻根祭祖 | 客家人界定初论 |  客家研究论坛
 
 

 

 

 

 

 

 

客家的食文化

     这个写作“粄”的汉字,一般的汉语字典都没有收进去。相当于“粄”的意思,在汉语里一般使用“糕”字,而福建省南部同台湾省的闽南方言,是使用“ ”字,客家的一些称作“粄”的食品,在其他地区,或称作糕,或称作 。而客家的一些内容独特的糕或 ,在其他地区既不算糕也不算 的食品,名字上也附加个“粄”字。例如”发粄”,大体类似福建省南部的“发 ”;“味酵粄”是客家独特的糕或 ;而”仙人粄”,在其他地区大概不叫糕或 ,而是指如胶冻状或者嗜喱状一类的东西。
被称为“粄”的一类点心,种类很多,这里,只谈谈其中的几种。
      前文记述了由米浆做成的粄脆,“发粄”就是把粄脆跟砂糖放在碗里蒸出来的食品。所以,“发粄”又被叫作”“碗粄”。它是经过发酵的,粄面从碗里隆起来,会出现裂缝。把这种裂缝说成“笑”,并把这种“笑”看成是能“发财”,即能赚钱的征兆。若没蒸出“笑”是不好的。“发粄”有的人也写作“富粄”,富裕的富。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日本的蒸面包的样子。
      蒸“味酵粄”用的是形似前文说的饭钵的素陶容器。这种容器没有多种用途,是专门用来蒸味酵粄的稍微小些的器皿。把粄脆放进去蒸,粄面就变得与容器口大致一样高,中间部分稍稍 下去。这种是没有发酵的。吃 的时候,就在 下去的地方浇上酱油、麻油和切碎的蒜末做成的汁,用竹子做成的刮片。将粄切成块状拌均了吃。味酵粄的吃法,当然不止这一种,汁儿也可以用蜂蜜等甜的东西代替。还可以用油煎,成为“煎味酵粄”。在丙村等地的“墟市”(露天市场),从带有油锅的小贩处必定能买到旋煎旋售的煎味酵粄。
“仙人粄”又叫“仙人草粄”或者“仙草粄”,是黑色胶冻状或嗜喱状的东西,可以进蜂蜜或糖浆来吃。它是用红薯的淀粉和叫作“仙人草”的草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,有成捆儿的干仙人草出售。仙人粄是非常普通的点心,不管是街边的售货摊,还是墟市上,经常能看到卖这种东西。
     “仙人草”是梅县等客家居住区域的地方名称。根据《中国植物志》第66卷(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,1977年),这种草是唇开科的“凉粉草”(学名:Mesona chinensis Benth),《本草拾遗》中记为“仙人冻”。它分布在台湾、浙江、江西、广东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,把仙人草的茎晾干后,用它熬出的水与米的浆液混合起来煮,次却后即成为黑色嗜喱状的东西,吃的时候,加上砂糖等即可,能解除喉咙的干渴。在广东、广西都有出售。在广州一带称之为“凉粉”在梅县一带则称这为“仙人拌”或“仙牛拌”。
如前所述,由于在一般的字典里没有“粄”字,因此,这种时候就用发音大致相同的“拌”字来代用。
一般说来,在中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称之为“凉粉”的东西,而且不限于汉族居住地区,例如,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“巴扎”(集市)上,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洲的景洪和勐海也都能看到。不过,这些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吃的凉粉,是像无色的米粉糕类的东西,把它们切成适当的颗粒,加上各自喜爱的酱油、辣椒、芥末、麻油等香辣调料。田中静一在他的《中国食品事典》(书籍文物流通会,1970年)中说:把凉粉“叫作用绿豆淀粉制成的洋粉一样的东西”,或是像洋粉,或是像米粉糕,或是像磨芋豆腐,无论称为哪种都可以。用料也有的是绿豆,但并非全如此。也可以用米、红薯或其他淀粉。其实,也并非都如前文所说的无色,也有深灰色的。松山利夫在研究了朝鲜半岛的木薯和日本的橡子磨芋之后,又 对中国的凉粉进行了调查,他写道:“我看到的凉粉、很遗憾,不是用橡子作的,而都是以绿豆和米为原料做成的东西。而且,都是碾成粉浆,用布包挤榨,取出淀粉,再用大量的水去煮。成为嗜喱状以后,从火上拿下来,将它放入适当的容器里去整形,以待自然冷却”。“每次看到凉粉,我就要去吃,用中国的一毛钱左右买一份凉粉,切成非常短的线状,在上面浇上辣椒、酱油、盐等调味汁,拌一拌就吃。凉粉这类东西是没有味道的,所以常常要加进这种非常辣的汁液。”(松山利夫:《又一种食物——橡子磨芋的民族学》,《民族学季刊》1981年5(1))
一般的凉粉是采用各种淀粉,但更多的是用米或绿豆,颜色是无色的或是浅灰色的,是浇上辣味等调料来吃的东西。因此,这种凉粉一般是不作为“糕”或者“ ”看待的。可是,梅肥的客家凉粉,即看成“粄”又看成“糕”的一种食品,这种分类特征,我认为大概可以说是客家独特的吧。还有,客家做仙人粄用红薯的淀粉,这一点前文已说过,另的凉粉也有用红薯的淀粉,在这一点上不能说它是独特的。前面提到的《中国植物志》中所记不用红薯,而是以米为材料,但这是从一般情况假想出来的东西,我不认为是基于实际调查而得出的。还有,一般的凉粉,不是黑色的,是加进辣的调料吃的。而与此相反,用仙人草做成的客家凉粉是黑色的,是加入蜂蜜等甜的东西来吃的。《中国植物志》中说,食用黑色而甜的凉粉,是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。笔者在广州吃到过黑色的浇有甜味调料的“凉粉”,从中国整体说来昌罕有的,但能否断定为客家独特的东西,仍存在疑问。自1973年以来,笔者虽然三次到广西壮族自治区,四次到广州和它的附近地区,可是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次也没见到凉粉,在广州,这种大众食品,在露天市场等处也没见过一次。我只在广州流花宾馆的酒店里吃到过这种黑色甘甜的凉粉。这种情况,跟梅县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的情形相比,那是极其不同的。由此,也许可以认为,黑色而甘甜的凉粉,是客家食文体的要素之一。顺便提一下,在神户的中国物产专卖店里,有从台湾来的这种罐头卖,它的商标上,只印有日语的“仙草嗜喱”字样,那是黑色凉粉,出产地是台北。总之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、广州和它的周围以及台湾省都有客家人分布,在广州还有客家菜肴(也叫东江菜肴)的营销店,可是,在梅县以外的地区,都叫“凉粉”而不叫“仙人粄”。吃黑色而甘甜的“凉粉”也许只有客家人。不过,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,大概还不能这样断言。
      接下来,让我们考察一下所谓客家菜式。客家菜,也叫东江菜。客家话通行于上文列举过的那些客家居住区域,依地区的不同,又略有差异。标准客家间是梅县音。也就是说,在广州的广播电台所播送的客家话是以梅县为标准的客家话。然而,若依梅县地区的人所说,位于梅县地区忠的梅州市(1979年新设置的)的语音不是标准音,标准间是位于梅州市西边的南口镇的语音。谈到菜式,梅县或者梅州市是从前的中心地区,而据说,惠阳地区的惠州市成为现在的中心了。
     如前引林彩美文章所说,客家菜的三个特点是咸、肥、香。林彩美还说:“南迁后的客家,很多人居住在山间僻地,加之处境贫穷,使得佐餐的副食要加进很多的盐以减少副食的用量,这是适应这种生活的智慧。此外,在高温下的重体力劳动,盐分是不保欠缺的。我想,这是第一个特点‘咸’的成因。为了使繁重劳动时的空腹感到充实,就要摄入脂肪较多的食物,这是第二个特点‘肥’的成因。客家为了适应‘逃亡’和流浪的生活,搞出了蔬菜类、肉类、饼类等许多晾干了的食物。这些干燥易保存的食物在精制时,香辣调料是不可缺少的,这就形成了第三个特点‘香’。把客家独特的咸菜干(也叫梅菜,干的 大芥菜)、萝卜干、荀干(把荀用盐水浸泡煮熬晾干而与它的特点》)
     上文提到“萝卜干”时未加说明,这里补充说明一下,它是晾干的萝卜制品。 林彩美还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客家菜肴,列举了“白斩鸡”、“盐焗鸡”、“梅菜扣肉”、“咸菜汤”、“咸蛋”,并还一加以说明。
      笔者1979攫在广州停留期间,拜访了广州一家有名的菜馆,而且是唯一的客家菜馆,那就是“东江饭店”,上文列举的名菜就是这家饭店的。东江饭店创设于1946年,当时叫作“宁昌饭店”。据说主人出身于兴宁县,困此而命名。东江饭店有十道名菜,即“上汤牛丸”、“盐焗鸡”、“七彩什锦煲”、“八宝富全鸭”、东江炸肉卷、“酿豆腐”、“梅菜扣肉”、“糟汁咸菜 胱”、“东江圆蹄”、“红烧海参”。
另外,我把在梅县宴会上的菜单抄录如下“盐焗鸡”、“酒鸡”、“酿苦瓜”、“冰糖蛤翅”、“北菇焖狗肉”、“碧绿虾仁”、“红纯水鱼”、“清水鱼丸”、“油炮肚”、“清汤蛤蟆肚”、“炒油菜”。
这里丝毫没有从上述三个菜单概括客家名菜谱的意思,但从这三例中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出“盐焗鸡”的名菜地位吧。

《==上一页   下一页==》

建议使用IE4.0以上浏览器、分辨率800*600观看

版权所有:新视窗网站 | 网站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 | 联系电话:(0753)2279332